居家隔離怎么做家人感染風險可降到最低?
發布時間:2020-07-27 17:09:47 瀏覽次數:221次
有效的居家隔離需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基本條件:單獨的房間,單獨的衛生間,房間和衛生間要有門可以關閉。
2.隔離房間和衛生間的選擇:隔離人員選擇的房間和衛生間與其他家人生活活動線路不交叉;選擇在通風較好的房間,房間處于家庭居室的下風向。
3.如果不具備以上條件時,如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為密切接觸者,建議家庭其他成員暫時借住賓館。家庭其他成員與隔離觀察人員接觸人數要最少,接觸時間要最短。后家隔離需要做好哪些消毒隔離防護措施,才能將家人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1.隔離觀察人員方面
(1)保持房門隨時關閉,在打開與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相通的房門時先開窗通風。
(2)在隔離房間內活動可以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先戴醫用外科口罩。佩戴口罩前后及處理用過的口營后,應立即洗手或用經洗手消擊液進行手消毒。進行手消毒。
(3)盡量不離開隔離房間,必須離開時先戴好醫用外科口罩,洗手或手消毒后再出房間。
(4)盡可能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盡量處于下風向。
(5)生活用品與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6)進食、飲水均在隔離房間內。必須使用公用衛生間時,分時段使用,使用后立即對衛生間進行消毒處理。
(7)講究咳嗽禮儀。
(8)用過的物品及餐飲具及時清潔消毒。
(9)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和營養。保持好的心態。
(10)每日上下午測量體溫,自覺發熱時隨時測量并記錄。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時,及時聯系隔離點觀察人員。
2.與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居住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
(1)日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2)保持室內通風。
(3)盡量不進入觀察隔離人員的房間和衛生間。
(4)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交流或提供物品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5)生活用品與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6)進食、飲水均在隔離房間內。必須使用公用衛生間時,分時段使用,使用后立即對衛生
(7)講究咳嗽禮儀。
(8)用過的物品及餐飲具及時清潔消毒。
(9)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和營養。保持好的心態。
(10)每日上下午測量體溫,自覺發熱時隨時測量并記錄。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時,及時聯系隔離點觀察人員。
2.與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居住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員或室友
(1)日常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2)保持室內通風。
(3)盡量不進入觀察隔離人員的房間和衛生間。
(4)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交流或提供物品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
(5)不與觀察人員共用餐飲用具及其他物品。對來自隔離房間的物品先消毒再清洗。
(6)注意手衛生,每次接觸隔離觀察人員使用的部位或物品后應立即洗手或手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