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河南評定中級職稱是不是還需要繼續教育學時的情況不是很了解,而自己平時也沒有到河南繼續教育平臺去學習,這樣很可能會耽誤中級職稱的評審工作。
根據《河南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證書管理辦法》規定,自2017年起專業技術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應當作為職稱評聘的必備條件和崗位聘任(聘用)、工作考核、執業注冊、申請各種獎項等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
繼續教育內容分為公需科目和專業科目
公需科目是指專業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法律法規、理論政策、職業道德、技術信息等基本知識,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確定,統一安排部署,每年定期發布公需科目指南。
專業科目是指專業技術人員從事專業工作必須掌握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等專業知識,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或行業組織確定,報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后發布。
河南評定中級職稱繼續教育學時要求
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累計完成不少于90學時的繼續教育任務,其中,公需科目每人每年不少于24學時,專業科目一般不少于總學時的三分之二。
繼續教育學時計算辦法可參照以下標準確定
(一)參加各級繼續教育基地舉辦的繼續教育培訓班學習,學時由基地審批部門按實際學習時間確定。
(二)參加培訓、研修活動。
參加國家部委舉辦的培訓、研修活動,學時由主辦單位或選派單位的主管部門確定;參加省市有關部門、行業組織主辦或委托舉辦的培訓、研修活動,學時由主辦單位確定。
(三)參加學歷、學位教育。(相關閱讀:高起專、專升本、高起本)
凡考試合格者,每門課按15學時確定;課程進修,考核合格者,不滿6個月的,每月按10學時認定,超過6個月的,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專業科目的學時。
(四)參加學術會議。
參加國家部委舉辦的學術活動,根據實際天數按每天6學時確定,宣讀、報告論文者另加6學時;參加省級學術活動,根據實際天數按每天4學時確定,宣讀、報告論文者另加4學時。
(五)課題研究與項目開發。
國家級課題(項目):主課題(項目)組人員,按職責排序,前5名,每年分別確定為68學時、60學時、52學時、44學時、36學時;子課題(項目)組人員,按職責排序,前3名,每年分別確定為52學時、44學時、36學時。
省級課題(項目):主課題(項目)組人員:按職責排序,前3名,每年分別確定為60學時、52學時、44學時;子課題(項目)組人員,按職責排序,前3名,每年分別確定為44學時、36學時、28學時。
參加課題研究者的繼續教育學時由單位人事部門確定。
(六)出版著作(譯作)或發表論文。
出版著作(譯作)或在公開出版刊物(增刊、副刊除外)上發表論文的,署名前3名的作者按職責排序計算學時:出版著作(譯作)每萬字計16學時、12學時、8學時;國外及國家一級學會主辦的專業刊物每篇計算52學時、44學時、36學時;省級專業刊物(核心期刊)每篇計44學時、36學時、28學時;具有國際標準刊號(ISSN)和國內統一刊號(CN)的刊物每篇計36學時、28學時、20學時。
出版著作或發表論文者的繼續教育學時由單位人事部門確定。
(七)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的,署名前3名的專利權人每項計68學時;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設計專利的,署名前3名的專利權人每項計60學時。
(八)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國家級獎項的,署名前3名的獲獎者每項計68學時;獲得?。ú浚┘壙萍歼M步獎等獎項的,署名前3名的獲獎者每項計60學時。
(九)通過全國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分別計68學時、60學時、52學時;通過全國執業資格或職業水平考試的計68學時。
(十)專題調研報告被省委、省政府領導或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批示的,確定為20學時。
(十一)參加援藏、援疆、援外及到基層、貧困地區參加支教、支農、支醫、扶貧和掛職鍛煉工作滿一年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計算完成年度全部公需和專業科目的學時。
(十二)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本單位、行業組織的服務基層活動,繼續教育時間按每天6學時確定。
(十三)其他類別的繼續教育形式,由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省業務主管部門參照上述標準確認學時,并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